端午时节赏“四雅” “蒲石雅韵”名家展在沪举行

日期:2017-05-26 / 人气: / 来源:未知

端午时节赏“四雅” “蒲石雅韵”名家展在沪举行

洪健作品

 端午时节,沪上迎来重量级艺术展览。5月27日至6月4日在徐汇艺术馆举办的“蒲石雅韵——名家邀请展”,不但展示魅力无穷的蒲石盆景,更邀请到数十位海派书画名家,共同挥毫赞颂蒲石品格,蒲、石、书、画四雅俱备,这在海派画坛甚至在全国画坛都还是第一次。

文人玩菖蒲始于宋代,而在中国古画里,菖蒲也屡屡入画,明清以来,菖蒲从作为花鸟画里的一个点缀,发展到后来成为“岁朝清供”题材里的标配。“岁朝清供”指的是中国古代在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在室内放置于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古玩、文具等,为的是给厅堂、书斋增添生活情趣。这种逢年过节时的生活雅趣,被画家搬到宣纸上,成为中国画里一种特有的题材。

“蒲石雅韵”邀请展策展顾问庞飞表示,“蒲石雅韵”展示的是一种融于血脉的中国传统文化。古代中国人的三观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中国人将自己也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要求道法自然。因此,中国人处处会考虑个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崇山、造园到藏石、赏蒲……这些都是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自然渴望,也是东方的文化基因。

庞飞说,历代文人赏蒲藏石,不单是雅兴,更是道的追求,没有文化的玩物是单薄乏味的。在上海,从吴昌硕、朱屺瞻开始,他们玩物养志,文脉得以延续,此次“蒲石雅韵”邀请展的立意便是一次文脉上的“接着说”。

本次“蒲石雅韵”展邀请了海派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和蒲石并置展出,是一次文心的传递。近年来,雅石和菖蒲日益流行,更有大众化的趋向,此时,艺术家的参与,能更好地挖掘蒲石文化的内涵、精神象征意义,有助于这一高雅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


     参加本次“蒲石雅韵”展的书画家有林曦明、韩敏、唐逸览、杨正新、张森、奚阿兴、张培成、施大畏、乐震文、陈琪、何曦、洪健、鲍莺等。他们的作品皆以蒲石为题,在昔日“岁朝清供”寓意吉祥的传统套路上有了刷新,他们将一草一石作为画面主体,运用各自所擅长的画法,描绘蒲石的姿态、情感、风骨、品格,注重蒲石内在精神性的描述,观赏“蒲石雅韵”作品,你仿佛看到的是一个个人物。“蒲石雅韵”将一种大众化的休闲娱乐上升为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同、对民族文化基因的探寻,这便是从一草一石中悄悄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证明了传统文化顽强地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和血脉之中。

 

作者:admin


  • 首创服务
  • 客服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业务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报价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24小时服务
  • 13378693498
  • 关注+首创微信

现在致电 曾经理:13378693498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