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知识产权不只缺“保护”
日期:2016-04-25 / 人气: / 来源:
中国会展知识产权不只缺“保护”
中国的会展业从今年春天开始,掀起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热潮,由商务部牵头的代号为“蓝天会展行动”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年度专项行动,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近些年,中国企业不仅在国际展会上屡遭知识产权投诉,甚至在国内展会上也遭到国际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官员的调查 。“蓝天会展行动”和前些日子出台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无疑为中国的展会知识产权敲响警钟,国家六部委如此高调地开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在中国会展业尚属首次,展现中国政府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仅如此,这也为中国会展业重塑诚信、务实、高效的国际形象提供契机。但我们认为,中国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主办方创新办展思路,为企业提供更加主动的保护。
一、主办方要以促进展商自主创新能力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企业塑造自身品牌的根基,是企业创新能力的象征。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保护。我们知道,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模仿的代价往往是高昂的,甚至是徒劳的,因此就展会而言,不仅要提供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更要重视通过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正所谓“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二、主办方要以强化展商品牌影响力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品牌经营的实践证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是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捍卫,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往往通过领跑行业标准,捍卫企业对自有知识产权的控制能力。我们知道,沃尔沃汽车以驾乘安全著称于世,沃尔沃的“安全设计”每年通过大量的国际车展被业内同行迅速借鉴模仿,但是没有人会因此而怀疑沃尔沃在全球汽车工业安全设计领域的领导地位,沃尔沃依然是我们心目中最安全的汽车。因此,中国的展会要为企业提供更加务实、有效、形式多样的品牌塑造机会,强化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主办方要以加大精确招商力度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展会侵权现象的发生,往往是主办方缺乏对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审核造成的。展览会活动由于主办、地域、行业等多种因素,而被定位为不同级别的展会。展会主办方一般对参展单位有比较严格的审核,而对采购商身份的审核却相对宽松,客观上制造了侵权的机会。因此,主办方应当加大精确招商的力度,为展会邀请真实、有效、可靠的采购商,既避免同行恶意模仿所引致的知识产权纠纷,又为展会提供可靠的采购信息服务。
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需要多方协调、配合的系统过程,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保护过程。《办法》的出台和“蓝天会展行动”的实施,为我国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吹响冲锋的号角,为中国展览业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契机。
作者:admin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TGS2016:VR等展区全新亮相 开始受理参展申请03-16
- 逾2000家企业前来参展 厦门石材展规模创新高03-16
- 台湾现烤烘焙与您相约第94届糖酒会03-16
- NEPCON 2012成都展圆满闭幕 观众规模创历史新高03-01
- 2013好博第15届中原(郑州)自动化仪表展踊跃报03-01
- 参加广交会企业必读03-01
相关内容 Related
- 2018上海(第十届)国际食品机械设备及包装技术展07-07
- 雄安新区服装品牌首次亮相“时尚深圳展”07-07
- 汇聚智趣科技引领潮流—CIS2018儿智展上海收官07-07
- 上海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将于8月举行07-06
- 新加坡潮表HYPERGRAND亮相深圳钟表展07-02
- UNITECH即将精彩亮相2018 IOTE夏季展06-25